一叠报纸、一副老花镜、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在这几种看似普通平常的物件背后,你也许很难想象它们之间有多大联系。但在我区一位名叫陈朝禄的八旬退休老人手中,凭借24年的坚持,他却将他们变换成共计50余册、总字数达8000万字的珍贵党史剪报资料,成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的独特“礼物”。
“剪报已不简单只是爱好,更是我对党恩的永远感念。”
近日,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崇敬感,记者来到了陈朝禄老人家中进行探访。得知来意后,刚坐下攀谈没多久,老人就将自己苦心多年制作的“宝贝”搬到了客厅沙发上向记者展示。
记者看到,数十册精装的“剪报”册,每一册都有2至3厘米厚,且都是经过老人纯手工剪贴、线装而成,其内容更是分别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类别进行详细分类。
记者随手翻阅,虽然内页纸张早已泛黄,但详尽的文字资料配合生动的历史图片以及部分陈老“化龙点睛”般的标注,让整本册子犹如纪录片一样将过去那一段段或激昂或峥嵘的光辉历史一一重现。
当谈及制作剪报的初衷,陈老告诉记者,“经过常年坚持,这已不简单只是我的爱好,更是我作为一名党龄60多年的老党员对党恩的永远感念。”
据陈老介绍,自己由于出生于旧社会的贫苦人家,而后又经历党的感召和培养,先后参加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并退伍转业成为地方干部,相比于其他人,对党的关怀与感激有着更深的理解。之前由于在部队就从事政治工作,所以相比别人也更关心时事,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搜集、剪贴党史、军史资料的习惯,而后在退休后,陈老更是将剪报作为了生活中的一项主要乐趣和爱好,这一剪就是几十年,更是剪成了50余册,总字数达8000万字的珍贵党史资料。
“历史不容忘却,剪报还有着更大的意义。”
自从迷上了剪报后,陈老对这项爱好十分执着,为了收集好制作剪报的素材,在生活上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对此却从不吝花销。在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剪报生涯中,他每年都会花费数百元上千元征订党史相关报刊、杂志,而当订阅的资料用完后,他还会第一时间前往书店、报刊亭继续购买相关资料。在制作剪报过程中,往往在桌前一坐就是数小时,陈老的老伴吴仁秀告诉记者,自从他开始剪报,家里的饭点基本就很难准时。
如今,对于陈老来说,这一册册厚厚的剪报册已不仅是他爱好的成果象征,更已成为他的精神食粮。每一天,除了收集报纸、做剪报册外,他还坚持学习党史,摘抄笔记。或许是因为精神生活充实,84岁的他虽然头发稀疏,但却精神矍铄,思路依然清晰敏捷。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网上啥东西都能搜到,剪报还有谁看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街坊邻里对陈老的坚持表示不解。面对这样的疑问,执着的陈老总是说,“历史不容忘却,我相信我的剪报还有着更大的意义。现在虽然信息渠道多了,但也只有当年的报纸才能引起属于那代人的共鸣,也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好下一代,传承好红色基因。”
在今年初,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启动,陈老也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党史资料赠送给了他所在的区商务委党总支,当看到这一本本内容详尽而又充满历史印迹的珍贵党史资料,该委党总支副书记黄时明非常惊讶,他表示这些资料是对党总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难得的资料补充,他们也一定会将其整理好,让老人的心血发挥更大作用。
“只要自己还看得见、走得动,那么我就将一直剪下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在今年陈老也将迎来自己的62年党龄。翻开剪报册回首这100年来的祖国沧桑巨变,他感慨万千,“中国共产党真是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啊!”
而在生活中,哪怕已退休安享晚年,陈老也一直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与觉悟,据家属吴仁秀老人介绍,虽然陈老如今已80多岁高龄,腿脚也开始不便,但是他却从来没缺席一次党支部会议,每到临近开会的日子,他还总是向她不断打听,“这次开会的通知到了吗?”真是生怕错过每一次党员会议。
同时在每次党员会上,陈老牢记党员职责,积极为党的建设发展献言献策,并主动参与相关活动,在推动社区基层治理中继续发挥着一名老党员的余热。
在采访过程中,当记者谈到会将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自制剪报收集党史资料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时,陈老却连连摆手道,“我只是一个老党员,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相比那些为国家作出牺牲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我做的根本不算什么,他们才是最值得宣传的。”
最后,当记者再次问起今后对自己的剪报制作还有什么打算时,陈老又来了兴致,他说道,“只要自己还看得见、走得动,那么我就将一直剪下去。”他还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还要收集更多资料进行装订,以此表达他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别纪念。同时,他也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将剪报展示给大家,让更多人通过它追忆历史,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来的巨大成就变化。(记者: 周令高 胡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