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感谢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的所有人,特别要感谢为了控制病毒传播而操劳付出的长坝镇干部们。”2月27日晚,长坝镇政府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发信人则是长坝镇首例,也是我区目前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杨某平(化名)。
两天后,杨某平在黔江中心医院顺利治愈并完成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正式出院。
从1月22日杨某平从武汉返乡,1月29日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到2月15日成功治愈,并于29日完成医学观察后出院,不仅标志着我区新冠肺炎疫情重新“归零”,更实现了“0”传染。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曾处于武隆疫情中心的长坝,探寻从“1”到“0”的背后,发生过什么?
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
A “早”——全员行动与病毒抢时间
早在1月21日,全市部署要求科学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后,长坝镇党委、政府便全员行动起来,全面排查武汉返乡人员。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部署后不到24小时,我们就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把防疫知识、防控政策及时宣传到位,叮嘱他们做好防疫措施并居家观察。”长坝镇党委书记张永封介绍,想跑在病毒前面,必须早部署、早宣传、早隔离。
全方位无死角宣传是为了让群众重视疫情,但要做到真正科学防控,口罩必不可少。
1月23日,当时还没到一“罩”难求的地步,长坝镇政府便订购了1万个口罩和防疫物资,并对一线工作人员和武汉返乡人员免费发放到位。
“从22号我们回家后,镇、村干部就再三叮嘱我们不要外出,还送来口罩让我们先做好居家观察,如果有体温异常、身体不适就及时报告。”杨某平的妻子夏某回忆说,要不是预防得早,多半一大家子都会被传染。
1月28日午饭后,杨某平感觉身体不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随即向村支书陈界洪报告。
“叫120,做好准备送医院,我马上到现场。”此时,正在大元村督查的张永封接到电话后没有丝毫迟疑,一边赶赴现场,一边琢磨接下来的防控事项。
疫情就是一场干部担当和斗争能力的大考验,也考验着基层治理水平。
“一‘送’、二‘封’、三‘查’。”在杨家院坝外,张永封作出周密部署。
待救护车到,杨某平便第一时间送到区人民医院接受检查。接着,镇、村干部找来一辆大车先封锁了杨家所在的何家堡村廖家嘴组出行道路,并派人驻守,暂时不能出入。同时,对杨某平及其家人这些天接触的人员、时间、地点进行排查,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没有不知所措、自乱阵脚,也没有麻痹大意、忙中出错。
到了晚上,情况掌握清楚了,张永封才在办公桌前靠上一会儿。半年前,他因急性胰腺炎治疗三个月才康复出院。疫情发生后,他也顾不上医生说需要静养的叮嘱,连日来的“白加黑”“连轴转”身体有些吃不消,隐隐作痛。
29日,区疾控中心反馈杨某平核酸检测为阳性。至此,长坝成为全区首例疫情发生点。
“长坝绝不能出现输出病例,守住长坝,就是守住武隆。”在得知检测结果后,张永封又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严格管控何家堡所有外出道路,对杨某平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进一步仔细倒查。同时,把拉网式排查范围扩大到所有自湖北或经停湖北返乡人员。
与病毒赛跑,更要与舆情较真。
从28日杨某平进医院起,不安、恐慌甚至有些谣言便在长坝乃在全区迅速蔓延。
杨某平确诊后,这些不实消息、言论更加重了群众的疑虑和恐慌。
是疫情阻击战,也是舆情攻坚战。唯有真实的发声才是让谣言不攻自破的利器。
29日晚,长坝镇政府根据两次全面排查的结果,紧急发出《通告》,将杨某平核酸检测情况和行踪情况进行网上公开。
可以说,长坝不仅是把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贯穿始终,更做到了早谋划、早宣传、早公开,与病毒抢时间,与真相齐并肩。
群众为值守人员送去鸡蛋
B “暖”——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自杨某平确诊后,杨家便多了一个“邻居”——工作队在距杨家几十米远的地方搭起了帐篷。
这是在各重要路口管控点之外加的“双保险”,一来是为了确保其家人隔离到位,二来是为方便医务人员对杨某平的家人每天测量两次体温,确保如有疑似症状能第一时间响应。
除了何家堡村,整个长坝都在各村设立了交通劝导点,对人员出行进行严格管控。线下,有移动宣传车、小喇叭全天候在村里“转悠”;线上,各个村社、小组均建立微信群推送各类防控政策、科普防控知识,确保群众既重视又不恐慌,既理解又不质疑。
“特殊时期特殊办法,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群众不出门、干部多跑腿,谣言不出村、真相走在前。”长坝镇镇长代春雷说。
但隔离病毒,不能隔离爱。“硬核”管控下的村民日常所需如何保障,是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问题。
“不管怎么说总不能让大家缺粮少米吧,我们可以去帮大家买!”村支书陈界洪的提议得到村干部和村内党员的一致认同。于是,村干部和志愿者不仅当起了“守路人”“传声筒”,还成为了免费“代购员”。
越是党员,越要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去,冲得上去。
不止于何家堡,在长坝镇部署和号召下,各村社相继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只要群众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便会立马提供免费服务。
“这种时候,我们党员必须先上。”陈波便是党员先锋突击队的一员,他每天除了义务驻守劝导点耐心劝导以外,还跑上跑下免费为村民代购生活物资。
疫情防控是人民战争,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于群众而言,管住嘴不传谣、管住腿不出门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但于党员干部、志愿者而言,张开嘴、迈开腿则是为了千家安康、万家灯火。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各级党员干部冲锋陷阵,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长坝镇还发生了不少暖心的干群故事。
3月1日,一位村民提着一大箩筐自家蔬菜来到劝导点,“你们辛苦了,这段时间买菜不方便,拿去吃。”
这段时间,长坝镇政府接连收到村民和社会各界的爱心物资和捐款。其中,有“珍藏”的腊肉、肥鱼,也有新鲜的蔬菜、水果。他们中,有的是宛如一家的同乡人,有的是素未谋面的大爱者,如涓涓暖流浸润严冬。
无独有偶,远在黔江的杨某平在接受治疗后日渐好转,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各级干部的倾力付出、家乡百姓的嘘寒问暖都让他感触颇多,也想为家乡出一份力。
于是,他通过微信联系陈界洪,并委托其为廖家嘴组村民购买口罩,增强日常防护。
“勇敢面对,一定要战胜病魔,我们等着你回家。”廖家嘴66户275人收到口罩后,很多村民对杨某平表达了感激之情,并鼓励他坚定信心,早日康复。
寒冬刺骨,情谊暖心。不管是千里之外的杨某平心系家乡,还是在家村民的“投桃报李”,在疫情大考面前,风雨同舟的干群情谊并没有被冲淡,而是愈发浓郁。
在交通劝导点站岗值班
入户排查疫情信息
C “春”——向着新生坚定前行
鬼门关前走一遭,更会懂得生的意义。
杨某平对记者说,正如他在信中发自肺腑的感谢医护人员、党员干部一样,经过疫情他更深刻明白了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在武汉经营维修公司的他,特别叮嘱员工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优先并且免费处理医院订单。
另外,杨某平的家人在经过数次核酸检测皆显示阴性后,成功排除感染。这让杨某平胸口的大石终于落下。他自己也在2月29日经过治愈和疗养后出院,重获“新生”。
当然,重获“新生”的不只是杨某平。
十天前,也就是2月19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分类防控实施方案》,我区凭借连续14日无新增确诊病例,被划分为低风险区县。
低风险区县的划分,意味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实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两胜利,成为当前各项工作的关键。
这让按下“暂停键”的长坝镇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道路解封,市场解禁,但疫情防控还没到轻言成功的时候。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为了尽量减少人员大量聚集,之前充当生活物资“代购员”的党员突击队又有了新角色--农资“代购员”。
“通过微信、电话,老百姓直接与农资商户联系生产物资种类、数量,我们每天对各村、组进行统计,然后逐一送货上门。”长坝镇党委副书记贺玲娜说。
针对外出务工人群,长坝镇一方面牵线搭桥就近联系企业“家门口”上班,一方面在确保人员健康的条件下有序组织农民工外出返岗。
目前全镇已有2000多名农民工,在全区统一定点对接下,有序返岗复工,本地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由附近村民上岗。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三月初的长坝生机盎然,进镇路旁的油菜田黄绿相接,豆干厂轰轰隆隆,往日熟悉的场景再现眼前。
惊蛰已过、大地回春,一切都将是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