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网红”堰塘诞生记

发布日期:2020-05-25 15:52 来源:重庆市武隆区融媒体中心

'堰塘村短视频5.9'

  5月的堰塘村,新荷吐蕊,鸟语花香。掩映在绿荫下的农舍风貌整齐,焕然一新的山村庭院,童趣盎然的墙体壁画,随处可见的茶壶、石磨、碾子等景观小品点缀在村庄的各个节点,一派陶然好风光。周一到周五,慕名到此的游人百余众,一到周末,停车场“一位难求”,游客打起“拥堂”。



  仅今年“五一”5天小长假,堰塘村接待自驾车4200台、游客2万余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22.3万元,“堰塘首秀”便实现了“开门红”。刚刚开办了“大湾农家乐”的村民陈清兵惊呼:“今年五一节我们家接待了120桌客人,准备的食材全部吃光光,一家人男女老少齐上阵,忙得脚板皮都打起泡了。”


2018年:机会来了


  堰塘村曾是全区闻名的“后进村”。基础设施差,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守着离城区不到7公里的区位优势,把生活过得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440户中有81户贫困户,是个“说起都甩脑壳”的“问题村”。



  2018年发生的几件大事,为堰塘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第一件大事是武隆城区到仙女山的复线通车。经过勘测,堰塘村离复线的主干道仅3.19公里,具备了“搭车发展”的条件。第二件大事是撤镇设街道,原巷口镇撤设为凤山、芙蓉两个街道,堰塘村获得的资源将会更多。第三件大事是堰塘村被纳入“市级贫困村”的盘子,脱贫攻坚就是要攻下“坚中之坚”,堰塘作为“落后样板”,改天换地正当其时。芙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曾多次召开会议,论证打造堰塘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值得干!


  2018年6月,“堰塘村脱贫攻坚定点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街道书记、主任齐挂帅,以街道重点部室、村社干部为成员组建了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招商宣传等工作小组,人人肩上有任务。为了明晰发展思路,考察组深入大足等地“考察取经”,初步明确了要把堰塘打造为武隆城区的“后花园”。同年10月,委托重庆同心设计院开展的《堰塘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形成初稿,提交街道、区级层面进行论证。



  2018年11月,从武仙路复线进入堰塘3.2公里的“进山路”正式启动土地征收工作。12月,云南建水客商李跃华受邀到武隆考察投资环境。李总到武隆后,当即被大山大水的绿色生态深深吸引,一口气跑了武隆7、8个村,寻找“合眼缘”的投资地。看过堰塘的发展规划后,激动地拍板要把自己的项目投资到这里。这位李总是一名陶艺“发烧友”,一直在全国各地寻求投资机会,实现产业转型。他先后尝试过开发能源、餐饮等项目,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制陶产业,就这样,“七彩陶艺村·武隆大看台”的定位基本成型。


2019年:资金来了


  2019年对于堰塘村的发展史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项目来了——山东济南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道路改造项目、人饮建设项目、绿化项目……这一年,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堰塘村的发展资金也来了——经过打捆整合后的扶贫项目资金近2000万,将逐一解决堰塘村的交通、人饮、人行便道等问题。



  而面对这些机遇,堰塘群众一开始,是不理解的。怎么办?做工作!农历猪年的春节刚过,芙蓉街道办事处联系领导付清明来到堰塘,组织6个农业社的户长们聚在一起“摆龙门阵”。当他信心满满地将发展蓝图和盘托出之后,回应者寥寥。


  “付主任,是不是又在忽悠我们哟?”


  “说起嘿美好,这个怕还是要搞几年,我还要到城头做活路,村头的发展怕是帮不到啥子忙……”


  老百姓面对新事物,不理解和观望的情绪重可以理解。既然他们不干,那我们干。于是,街道和村社干部一合计,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安排项目实施表,落实建设进度……


  修路修出问题了!一个农业社的张姓群众,纠集了10多个群众来堵路。理由是,这条路他们农业社没有享受到“红利”,要多修几个“弯弯”让公路从他们的门口过。



  风貌改出问题了!最先启动的大塘农业社风貌改造,改到一肖姓村民时,他不配合了。肖某听说,改风貌要掺入谷草作为墙面粉刷原料,便急了:“说改风貌我还激动了一下,结果你们搞这个壳壳沙沙的,倒把我的墙弄得难看。我住了一辈子的土房子,我不要你们所谓的土香土色风格,就要你们给我弄出来城里房子那么亮丽光滑的外观。”



  步道的修建出问题了!对于采摘步道的风格和用料,有两种声音争论得十分热烈。一派说:“农村步道基本上都用的是水泥红砖。”另一派坚持使用青石为基料。某天,在步道修建的现场杠了起来,火药味十足,吵得不可开交……


  每一个项目的落地实施,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每一天的施工现场,都面临着各种需要解决的矛盾。随着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进来,从社长到能人,从能人到普通老百姓,支持的声音成为了主流;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单位加入进来,建言献策,申报项目,争取支持……



  8月,滑翔伞项目率先试运行,不少玩家慕名前来“空中看武隆”;9月,堰塘的60多口废塘被村集体组织集中流转后种下了荷花,养起了小龙虾;10月,第一阶段90余户农户的庭院改造基本完成,80多岁的张大妈高兴极了:“孙子们说我住的这个房子和院子比他们城里的环境好多了,他们都羡慕我!”11月,进山公路通了,一条柏油路平坦锃亮。从城区进村,不过15分钟的车程;12月,4G信号基站稳定了,路灯通电了,闪烁着萤萤光亮的原乡冬夜,看上去温暖明亮……



2020年:山外人来了


  2020年3月,投资者李跃华看着即将成形的陶艺工坊,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他的投资节奏。自2019年与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以来,他已经陆续投资了200多万元在堰塘村开发制作七彩陶。虽然陶土等原材料还暂时运不进来,工匠师傅也没有到位,但是他想得开:“疫情之初我就跑到山里来,在堰塘住了1个多月,这里空气清新,远离病源。”



  4月28日,第一炉“七彩陶”开窑。区上很重视,专门派了融媒体中心的团队全程直播、跟拍采访,老李的心里有点忐忑。烧制结果令人满意。300多件成品,有的花纹古朴,有的溢彩流光,老李和匠人师傅们乐开了花。听说这里有烧陶的,江西景德镇、重庆綦江人都过来看热闹,看着看着,觉得还有点意思,大家便攒在一起喝功夫茶,你一言我一语,从下一步如何打造实作基地说到怎么建陶艺体验馆……“这诱惑,怕是‘陶’不掉喽!”,老李说。



  今年的“五一”节前,一条《走,到堰塘去》的微信文章在网上发酵,朋友圈转发热度甚高。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武隆市民正愁无新景“小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纷纷相约堰塘“打卡”。不仅如此,从重庆主城、巫溪、云阳、黔江、秀山的游客纷至沓来。一位万州的游客,在堰塘品尝了武隆地道的泉水豆花、腊猪蹄后竖起大拇指:“疫情降级后,我们万州市民也可以四处走走了,第一站就想来武隆看仙女山、天生三桥。在朋友圈看到有个堰塘村就在武隆旅游的主干道上,就来转一转。感觉不错!饭好吃,景好看,有田园味道,消费也经济实惠!”



  5月10日,一批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的流量主播到堰塘打卡。她们在“荷风亭”凹造型,在“堰塘耍事”搞直播……小姐姐们表示:“慕名而来,这里比网还红。”




  小满之后,堰塘村十余种品类的荷花菡萏初露,含苞待放,清风袅袅,玉立亭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堰塘村还将继续奔跑。


  村支书杨晓明说:“下一步,我们村上还将建设一些体验型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游客耍了后还想来。我们堰塘不想当‘网红’。”他笑道,“好像‘网红’时间不长,红得比较短暂。”



  那么,我们衷心祝福堰塘村发展长虹!



记者:冉锵凤